地方

什麼力量促使超過二十萬人走上街頭?

Vendor Icon

一號新聞

11 小時前

什麼力量促使超過二十萬人走上街頭?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超過二十萬人在凱道聚集

文/主筆室

2025年4月26日這一天,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聚集了超過20萬人,不能說史無前例,但確實也相當罕見!他們在細雨紛飛的下午高喊「反綠共 戰獨裁」!「賴清德下台」!這些人來自全台各地,縱使有些是國民黨政治人物動員來的,但更多的是心中對民進黨執政不滿,對賴清德接任總統不到一年所製造的社會對立與紛爭感到厭惡的人民。因此,與其說是國民黨「動員成功」不如說是民眾「積怨」已深。

而之所以引爆「民怨」,部分原因是人民質疑司法不公!台灣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被羈押8個月,尚未查出具體事證。民進黨口口聲聲喊「民主」卻做了違反民主的最壞示範,「民主」重要原則之一是「少數服從多數」,但執政的民進黨為了逃避監督卻發動對在野的國民黨籍立委進行「無差別」的大罷免。而當國民黨提出反制「罷綠委」,檢調的做法卻被質疑「辦藍不辦綠」,對提議罷免「綠委」的領銜人及國民黨地方黨部,動輒搜索、羈押,頗有製造「寒蟬效應」的用意。而對被舉發的「罷藍委」案,卻相對沒有那麼積極,這些都讓原本「可信度」遭質疑的司法更加雪上加霜。

民進黨在國會是相對少數,他們不但不遵守「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運作模式,反而利用自家提名的大法官,對於立法院通過,但對他們不利的法案,一律交由大法官解釋,這種以司法干預政治的作法,讓許多民眾看不下去,也導致民意沸騰!

除此之外,民進黨為了鞏固自身的政權,不惜製造社會對立,側翼、青鳥四處飛,對於不同意見的人大肆開撕,對於反對他們的人一律冠上「中共同路人」,即便超過二十萬人在凱道吶喊,賴清德卻以一句「藍白上街證明台灣民主,若要『戰獨裁』應去天安門」回應。這些一連串極端的言語挑釁與作為才是導致凱道聚集超過二十萬人冒雨抗議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這場大規模抗議不是國民黨動員成功,而是民進黨「助攻」得分!而賴清德回應的態度恐怕更為「罷綠委」添柴火,因此,2025年4月26日超過二十萬人上凱道會不會是最後一次就不得而知了。

author avatar
一號新聞
測試用一號供應商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