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世界地球日,別再只想到種樹了!今天就帶你了解,原來你吃的每一口,都可能為地球帶來改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這不僅是一個節日或一句口號,更是一場從日常做起的永續行動,為地球減壓,也為未來減碳。除了減塑、搭乘大眾交通、減少一次性包材外,你的日常飲食居然也能成為環保行動?答案就在於你每天吃的蔬果鮮奶、生魚片、冷凍水餃等新鮮好料都住在「會呼吸的倉庫」裡──冷鏈物流中心。背後的關鍵,來自冷鏈基地建設專家綠豐興業。

冷鏈物流中心看似距離日常生活很遠,事實上,在便利商店、大賣場購買的冷藏、冷凍食品,甚至與擦在臉上的保養品、打進身體的疫苗都息息相關。綠豐興業專門建置結合冷藏、冷凍、恆溫與恆濕控制的智慧型物流中心,不只是「冰箱放大版」,而是結合了太陽能發電、AI智能監控、節能除霜系統、冷能回收與節電調度等創新技術的綠色基地。

整座物流中心結合太陽能板與儲能系統,能夠在白天自行供電、晚上儲能備用,同時,綠豐興業總經理許祐峰表示,「搭配AI系統可以自動辨識台電尖峰與離峰用電時段,在低價時段儲能運作、避開尖峰用電,讓每一度電都用在刀口上,打破『吃電怪獸』迷思。」以實際案例來說,一座23,000坪的冷鏈物流中心,若採傳統設計,夏季月電費可能超過300萬元。但綠豐興業建造的物流中心,在非用電高峰期(2025年2、3月)月電費僅約180萬元,即使是夏季用電高峰期(2024年7月)電費也僅約250萬元,節省幅度達20%~40%,一年約可省下千萬電費,大幅減少能源支出與碳排放。

雖然我們不一定看得到這些冷鏈基地的運作,但它們默默守護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像是超商便當、冷凍食品、生鮮蔬果、甚至藥品、疫苗,從離開工廠到送達手中前,都曾經被「好好照顧」在這些恆溫基地裡。而這一份穩定與節能,正是世界地球日所提倡的最佳實踐,用科技讓永續走進日常,用每一個細節,讓生活更友善地球,「最冷的產業,用最溫暖的方式友善擁抱地球。」支持那些真正「動起來」的企業,也是一種行動。
【綠豐興業】
成立:2008年
共同創辦人:許祐峰
文字簡介:
秉持「技術應用不僅是商業行為,更是守護生命的重要環節」的信念,綠豐興業專注智慧冷鏈、醫療物流與節能工程,COVID-19期間迅速建置疫苗倉儲,成為醫療物流關鍵夥伴。持續技術創新,導入AI與綠能系統,打造節能80%、年減碳2萬噸綠建築,邁向淨零碳與ESG目標。重視人才培育與產學合作,確立「創造最有溫度的服務」的品牌價值,服務橫跨醫藥、食品與電子產業。
品牌官網:https://greenvalue.com.tw/
The post AI+太陽能打造會呼吸的倉庫 省下千萬元電費! first appeared on 十分好傳媒 - 永續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