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林禾/台北 報導】2025臺北文學季特展《幾個波浪號才對~?》即將於4月19日至5月18日,在剝皮寮歷史街區正式登場。由臺北市文化局主辦、文訊雜誌社承辦,特別邀請作家蕭詒徽擔任策展人,從文學與日常訊息出發,邀請觀眾一同探索文字之外的情緒線索與時代語感。
策展人蕭詒徽表示:「在這個隨時都有訊息彈出的時代,我們與他人的溝通,早已超越文字本身。展覽試圖透過文學與語言學的視角,重新思考我們如何用訊息傳達感受與關係。」

本次特展規劃三大主題展區,結合創作、語言學、設計與觀眾互動,從學術研究到日常觀察,帶領參觀者認識文字如何被不同世代與文化語境重新詮釋。
【展區一:訊息比例尺】
探討10種臺灣常見的訊息使用現象,包括波浪號、注音文、簡語等訊號,透過提問與觀眾互動,讓展場化身大型田野調查現場。邀請社會語言學家謝承諭、字體設計團隊justfont、版塊設計總監李明等專業人士深入解析,從語言社會學到視覺設計,探討訊息背後的文化與心理機制。

【展區二:作家風格試紙】
42位作家包括李昂、黃麗群、徐珮芬、吳曉樂、曹馭博等,接下相同創作情境:與網友在餐廳約會卻遇上「蜂蜜習題」,希望藉由訊息傳達分手之意。每位作家以獨特風格詮釋訊息語言,讓觀眾一窺書寫如何轉化為情緒傳達的媒介。

【展區三:訊息創作實驗室】
現場開放觀眾參與創作,挑戰以文字訊息進行情緒表達,主題包含告白、道歉與道別。參觀者也能回應他人訊息,留下象徵心情的表情符號,在參與中反思訊息如何建立或結束一段關係。

此外,活動期間也將舉辦三場延伸講座,講者名單與報名資訊請見臺北文學季官網。現場講座保留部分自由入場名額,邀請民眾把握機會。

特展另推出《溝通失敗傷心故事集》電子專書,集結創作歌手鄭宜農、《釀電影》主編張硯拓、Blow吹音樂主筆阿哼、作家湖南蟲等10位藝文創作者,以親身經驗創作溝通失敗的散文故事,為展覽注入真實與共鳴。展覽期間,填寫特展回饋問卷即可抽獎,有機會獲得實體「訊息比例尺」,量測你與他人之間的溝通頻率與情感強度。活動手冊與電子專書皆可於官網免費下載,更多資訊請持續關注臺北文學季官網與社群平台。(照片:臺北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