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林喬慧
台中房地產市場面臨多重壓力,全面進入調整期!根據內政部統計,台中市近五年取得使用執照的新成屋完工量突破10萬戶,居全台之冠。今年上半年更有近1.5萬戶新成屋報到,已超過去年全年總量的五成。在供給持續放量的同時,市場買氣卻明顯降溫,餘屋賣壓加重,價格鬆動跡象浮現。
房價方面,根據實價登錄資料,台中市19個行政區中有13個行政區出現房價下修。跌幅從逾11%到0.4%不等。事實上,台中市房價修正已非個案,主因包括疫情後推案量暴增、央行限貸政策壓抑買氣,以及投資型買盤退場。目前市場成交多集中在CP值高或屋主願意讓利的物件,自住型買方也已轉向觀望。
儘管整體市場降溫,小宅產品因總價門檻低,仍維持一定動能。西屯與北區交易量分別達617件與607件,平均總價約426萬與476萬元間,坪數多在25坪,甚至20坪以下。由於總價低,自備款自然低,小宅還是不少民眾購屋首選。
推案過量剛需支撐不足
然而,低總價小宅產品雖仍相對賣得動,但在台中海線地區,市場風險逐漸浮現。一間具營造背景的知名建商因資金周轉困難,就宣布旗下沙鹿、龍井等地四案全面停工,影響近百戶住戶。據了解,該建商住宅案本就是自住格局產品,但目前市場現況受限貸政策與買方貸款困難影響,建商恐因資金回收不如預期,導致財務斷鏈。
事實上,台中海線如沙鹿、清水等地推案量大,但剛性需求不如蛋黃區,景氣盤整下買氣萎縮更為明顯。中小型建商財務體質相對脆弱,面對央行下調餘屋貸款成數、銀彈緊縮,風險加劇。
市場盤整關鍵看政策
與海線市場風險升高形成對比,高端市場仍有資金支撐。如台中七期『寶璽天讚』與『聯聚理安大廈』上半年合計銷售逾24億元,商辦市場也有興富發與豐邑集團指標案登場。七期土地可用供給僅剩不到一成,稀缺性吸引高資產族群與大型開發商進場。
整體而言,台中房市正處於供需失衡與政策調控交錯的轉折期。自住型買方需謹慎選擇標的,建商則面臨資金調度與產品調整壓力。市場走向,將取決於下半年景氣變化與政策動態。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供給暴增、價格鬆動 市場進入調整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