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公設用不到、管理費照繳!年輕世代嘆:花1500萬用40年買鳥宅人生?

Vendor Icon

記者爆料網

公設用不到、管理費照繳!年輕世代嘆:花1500萬用40年買鳥宅人生?

5 小時前

公設用不到、管理費照繳!年輕世代嘆:花1500萬用40年買鳥宅人生?

公設用不到、管理費照繳!年輕世代嘆:花1500萬用40年買鳥宅人生?

M傳媒 房產中心 / 專題報導

「花1500萬買一個二房+車位鳥籠宅,然後用30-40年來還貸款,重點是買的公設不一定用的到,還要支付高額管理費,沒有人覺得這樣的人生很畸形?」這段在網路論壇上的感慨,道出了許多年輕世代面對高房價的無奈與無力感。

 

高房價壓縮居住品質 鳥宅成無奈選擇

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雙北市平均購屋總價已突破2000萬元,就連蛋白區的二房加車位產品也要1500萬元起跳。這樣的價格對平均月薪5萬元的上班族來說,意味著需要不吃不喝25年才能買房,還不包括利息支出。

 

房產專家分析:「高房價確實導致居住品質下降,同樣的預算在過去可以買到三房,現在只能買到二房,甚至是一房產品。這不僅是個人選擇問題,更是整體居住環境的結構性問題。」

 

30-40年房貸成常態 人生最精華時期獻給房貸

更令人擔憂的是,30-40年房貸已成市場常態。以貸款1200萬元、利率2%計算,30年期每月還款約4.4萬元,40年期也要3.6萬元。這意味著25歲開始還款,要到55-65歲才能還清,等於將人生最精華的時期都奉獻給房貸。

長期房貸雖然降低每月還款壓力,但總利息支出驚人。40年期房貸的總利息幾乎與本金相當,這確實讓許多人反思是否值得。」

 

公設虛胖與管理費 購屋族的雙重負擔

現代大樓公設比動輒30-35%,但許多公設使用率卻很低。根據社區管理調查,超過6成的住戶表示很少使用健身房、交誼廳等設施,但每月仍需支付數千元管理費。

購屋者確實應該更仔細評估公設的實用性與管理費的合理性。有些華而不實的公設,最終只是增加持有成本。」

 

社會價值反思 居住正義再思考

這現象引發更深層的社會反思:我們是否過度強調「有房才有安全感」的價值觀?是否應該重新思考居住正義的定義?

高房價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社會問題。當年輕人需要將大部分收入用於住房支出時,將會排擠其他消費與投資,影響整體經濟發展與生活品質。」

 

尋找居住新解方 重塑健康房市生態

面對這樣的居住困境,專家建議可以從幾個方向思考:

1. 重新定義成功:不將買房視為人生成功的唯一標準

2. 多元居住選擇:考慮租屋、社會住宅等其他居住方案

3. 政策改革:推動稅制改革、增加社宅供給

4. 財務規劃:評估租買優劣,選擇最適合的居住方式

 

M觀點 社會應該建立更健康的居住觀念,讓每个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居住方式,而不是被單一的價值觀綁架。畢竟,房子的最終目的是提供舒適的生活,而不是成為人生的沉重負擔。


閱讀原文

延伸閱讀:

author avatar
記者爆料網
記者爆料網 description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查看 TX Hash

尚未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