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歐洲啟動伊朗制裁恢復程序 聯合國審議核協議爭端

Vendor Icon

台灣英文新聞

8月. 29, 2025

路透社報導,歐洲三國英國、法國與德國(合稱 E3)28 日正式啟動聯合國對伊朗核計劃的「快速恢復制裁機制」(snapback),此舉立即引發伊朗政府強烈譴責,恐進一步加劇中東地區緊張局勢。

根據 2015 年「伊朗核協議」(JCPOA)相關條款,歐洲三國因伊朗持續違反核協議規定,啟動為期 30 天的制裁恢復程序。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未在此期間通過決議中止該程序,將自動恢復對伊朗金融、能源及國防等領域的全面制裁。

法國外交部長巴霍(Jean-Noel Barrot)強調此舉「不意味外交途徑終結」;德國外交部長瓦德富(Johann Wadephul)則敦促伊朗在未來一個月內與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全面合作,並與美國展開直接對話。

英、法、德在致聯合國安理會的信函中進一步表示,希望伊朗在 9 月底前進行接觸,充分消除對其核計劃的擔憂,以使他們推遲具體行動。「歐洲三國致力於運用一切可用外交工具確保伊朗永不發展核武器」,包括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然而,歐洲三國對外交解決方案的承諾依然堅定。」

一名伊朗高階核事務官員向路透社表示,此決定屬「非法且令人遺憾」,強調「伊朗不會在壓力下讓步」,但同時表明願保持外交溝通管道暢通。據悉德黑蘭當局正評估多項反制措施,包括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on-Proliferation Treaty,NPT)。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對英、法、德行動表示支持,同時表明華府已準備好與伊朗進行直接對話。伊朗方面則要求美方保證「談判期間不得發動軍事攻擊」作為前提條件。

聯合國安理會預計 29 日應歐洲三國要求舉行閉門會議。俄羅斯與中國已共同提出將核協議期限延長 6 個月的決議草案,但尚未要求進行表決。俄羅斯駐聯合國副代表紀柏梁(Dmitry Polyanskiy)警告,「世界正站在選擇和平外交或槍炮威懾的十字路口。」

國際原子能總署最新評估報告顯示,伊朗在 6 月遭空襲前已積累足夠製造至少 6 枚核武器的 60%高濃縮鈾存量。儘管該機構表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伊朗正在開發核武器,但承認其核計劃進展已遠超民用需求。

隨著制裁重啟程序啟動,伊朗國內經濟壓力持續增大。據接近伊朗政府人士透露,領導階層對如何應對西方壓力出現明顯分歧:強硬派主張採取強硬反制措施,溫和派則堅持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

author avatar
台灣英文新聞
台灣英文新聞 description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查看 TX Hash

尚未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