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以色列與伊斯蘭教國家關係正常化,美國堪稱「用心良苦」,川普第一任期內主導的《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就是重要代表,而如今這個協議再度被提起,預計將納入亞塞拜然等高加索國家,不過由於這些國家早已與以色列重建關係,外界認為這個舉動可能有其他用意。
所謂《亞伯拉罕協議》,是美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以色列於2020年所發表的聯合聲明,其目的是為了讓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雙邊關係可以正常化,之所以命名為亞伯拉罕,即是為了強調猶太教和伊斯蘭教接起源於「亞伯拉罕諸教」。
協議發表後,以色列隨即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蘇丹、摩洛哥等穆斯林佔人口多數的國家簽署和平協議,象徵意義居大,不過相較這些長期關係較差的國家,亞塞拜然和中亞、高加索地區的所有國家都早已有更為深切的關係,這代表著是否正式將這些國家納入協議範圍,很大程度上只具象徵意義,實際上的目的可能是要強化這些國家與以色列的貿易和軍事合作關係。
據《路透社》報導,協議的擴張代表著相較於其政府試圖讓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在加薩戰爭正酣之際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川普對於那些一些野心較小的協議上持更開放態度,除此之外,亞塞拜然與其鄰國亞美尼亞的衝突也讓川普覺得,將兩國談判停火作為先決條件似乎是個很好的起點。
不願具名的消息人士指出,川普政府官員已公開提出了幾個潛在的協議簽署國,不過圍繞亞塞拜然的談判是目前最具結構、最嚴肅的談判,可能在數月甚至數周內就可以見到成效,除此之外,亞塞拜然官員亦聯繫了包含鄰國哈薩克在內的中亞國家官員以了解他們對該協議的興趣。
為了達成此一目標,川普的和平使命特使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早在3月就前往亞塞拜然的首都巴庫與其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會晤,不過當美國國務院在被要求對此發表評論時,僅提及擴大協議是川普的主要目標之一,並未提及那些國家有涉入,亞塞拜然政府、以色列外交部和哈薩克駐華盛頓大使館則沒有發表或拒絕任何評論。
事實上,《亞伯拉罕協議》一開始簽署時,其核心目的是為協助以色列恢復對外關係,不過隨著其擴張,似乎正演變成目的在增強美國、以色列軟實力的全面性協議,亞塞拜然北鄰俄羅斯、南接伊朗,也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美國試圖爭奪此一關鍵樞紐似乎也十分合理。
目前最大的障礙是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因領土爭端產生的衝突,1980年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Nagorno-Karabakh)在亞美尼亞的支持下獨立以後,兩國持續處於衝突狀態,不過在2023年亞塞拜然重奪該地後,雙方就已經啟動停火談判,而亞美尼亞主要人口組成為基督教且與美國關係密切,也有助美國推動。
消息人士透露,涉及中亞的討論仍處於萌芽狀態,不過對亞塞拜然的談判則相對順利,川普甚至在7月時告訴記者,已在高加索創造了奇蹟,成果「已十分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