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7 月 28 日的屯民攻擊中喪命、參與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No Other Lan 的和平倡議人士哈薩琳(Awdah Hathaleen),疑似死於以色列屯民李威(Yinon Levi)的流彈。被拍攝到在現場開槍的李威,在獲釋後正處於居家監禁,而以色列軍方則對哈薩琳家屬開出歸還遺體的嚴苛條件。
據以色列國土報(Haaretz)報導,以色列軍方向哈薩琳的家人開出條件,要求家屬禁止在住家附近設立哀悼帳篷、將其遺體埋葬在附近城市雅塔(Yatta)而非居住的村莊烏姆阿爾赫爾(Umm al-Kheir),且參與喪禮的人數必須限制在 15 人以內。哈薩琳的家人嚴拒以色列軍方的要求。槍殺哈薩琳的嫌疑犯李威,已於 29 日在耶路撒冷裁判法院(Jerusalem Magistrate's Court)裁定下,獲准返家改為居家拘留。
以色列軍方於 29 日突然宣布,哈薩琳的村莊烏姆阿爾赫爾為不對外開放的軍事區域,強制驅逐記者、倡議人士與非當地居民的巴勒斯坦人。驅逐期間,以色列軍人一度開始謾罵,還丟擲震撼彈。不過, 30 日在媒體關注後,以色列軍方重新開放烏姆阿爾赫爾。以色列軍方於 2 8日逮捕 5 位與槍擊事件相關的巴勒斯坦人, 29 日又逮捕 8 位,並於 31 日再逮捕 4 位烏姆阿爾赫爾居民。
據獨立媒體中東之眼(Middle East Eye)報導,烏姆阿爾赫爾內有 70 位婦女要求以色列警方歸還哈薩琳遺體並釋放被捕的村民,她們主張在要求滿足前將絕食抗議。她們表示,哈薩琳被槍殺後,以色列軍方每晚都對村內民宅發動夜襲,逮捕他們的丈夫和兄弟,還會毒打其他家人。哈薩琳的嫂嫂伊赫拉斯(Ikhlas Hazalin)表示:「房內女性可能還未著裝或躺在床上,以色列軍人就會直接闖進來,他們說:『我們要妳的丈夫和兄弟。』」她說:「如果他們沒找到想要找的人,就會開始毒打其他家人,直到目標出現為止。我從未看過如此殘暴之舉。」
槍擊事件與嫌疑犯李威
據以色列—巴勒斯坦獨立線上新聞雜誌 +972 與希伯來語獨立新聞網站 Local Call (Sikha Mekomit)報導, 7 月 28 日槍擊事件前,李威與一台挖土機進入烏姆阿爾赫爾內的巴勒斯坦私有地。當時,挖土機駕駛推倒了橄欖樹、摧毀村莊內的圍欄、搗毀村莊的主要水管,還以挖土機的機械手臂擊中哈薩琳的親戚艾哈邁德(Ahmad Hathaleen),導致他當場昏迷不醒。之後,村民才開始對挖土機投擲石頭。
哈薩琳的親戚阿拉(Alaa Hathaleen)表示:「怪手根本不是開在柏油路上,它已經闖入我們家的私有地。那裡有橄欖樹,周遭還有圍籬。」他說:「我們一開始試著和平地說服他們離開,但他們根本不聽。有些居民試著站在怪手前以肉身阻擋,不過怪手卻壓壞圍籬,還用手臂打傷艾哈邁德。之後,人們才開始丟石頭,試著保護他們自己。」根據相關影片,李威當時離怪手數公尺,並未被石頭擊中,但他卻突然衝向拍攝他的巴勒斯坦人,用手槍敲打一人後,對著居民房舍開了兩槍。
六位目擊證人指出,挖土機司機並未開槍,除李威與司機兩人,現場無其他人。根據 +972 針對多個現場影片的分析,李威的第一槍擊中距離衝突現場 35 公尺的哈薩琳,他當時在社區中心的籃球場內,試圖記錄事件。李威的第二槍朝著在場的人群,其中包含至少 4 位孩童,所幸無人受傷。當時在當地且目擊事件的國際志工康納·里斯(Connor Reese)表示:「李威開槍的對象中,至少有四分之三都是孩童。」他強調:「李威對著遊樂場開火。」
另一位志工、愛爾蘭利默里克大學(University of Limerick)醫學生卡瓦諾(Tynan Kavanaugh)當下馬上奔向哈薩琳並試圖提供救護。他說:「我當時看到他的胸腔被直擊,當時已無脈搏,所以我們試著做心肺復甦。」當時哈薩琳被帶到附近屯墾區門口,親友乞求屯民叫救護車救人。然而,哈薩琳被運送到以色列南部貝爾謝巴(Be'er Sheva)的醫院後,馬上被宣告死亡。
事件發生後,李威留在現場,告訴抵達的以色列軍人自己想要逮捕哪些巴勒斯坦人。根據一位有以美雙重國籍的志願人士,李威告訴他「我很高興我殺死了哈薩琳。」李威事後以過失致死嫌疑犯身份遭拘留,辯護律師主張沒有證據顯示他發射的子彈擊中哈薩琳,並稱李威手槍的子彈打不到如此遠的人。法官事後也決定讓李威居家拘留。
在當地巴勒斯坦人與挺巴人士中,李威臭名遠播,先前已有證據顯示他曾參與驅離巴勒斯坦社群的屯民攻擊。李威創立了違反以色列國內法的哨站,旗下的土方工程公司時常承攬以色列政府摧毀巴勒斯坦財產的工作。李威目前被歐盟、英國、法國與加拿大制裁,先前曾短暫遭拜登政府制裁,不久後遭川普政府撤銷。
李威聲稱當時遭「數十位暴民」攻擊才開槍,提供其法律援助的極右翼組織 Honenu 則聲稱這是一起試圖實施「私刑」的事件。很有可能承包李威作業的鄰近屯墾聚落卡梅爾(Carmel)表示:「如果李威沒有試圖保護自己,事件恐成猶太人被殺害的事件。」
受害者哈薩琳與烏姆阿爾赫爾的歷史
哈薩琳自 2021 年便開始為 +972 撰寫文章,還為 No Other Land 拍攝影片。除了倡議人士的身份,哈薩琳也是一位英文老師,育有 3 子。年初,哈薩琳曾受邀在美國數個猶太會堂與猶太組織內演說,不過他抵達美國後簽證旋即遭註銷。
對於哈薩琳是怎麼樣的人,阿拉表示:「他是你見過最善良且慷慨的人,對社群的貢獻遠大於其他人。每天,哈薩琳為我們的權利奮鬥,他曾為我們灑下鮮血,如今,他付出了生命。」他說:「哈薩琳的名言是,『我想活在和平下,在承平時期撫養孩兒。我不希望他們經歷佔領,不想他們跟我一樣受苦。』我們只想有尊嚴、自由與權利地活著,而不是如此受苦。這到底什麼時候會結束?」
2022年,以色列警方拖吊車試圖進入烏姆阿爾赫爾,來拖走未註冊的車輛時,哈薩琳的叔叔蘇利曼(Haj Suleiman)被拖吊車壓死。蘇利曼數十年來是當地非暴力抵抗的象徵性人物,逝世時除了全村為他哀悼,整個約旦河西岸約有 4,000 人前來。哈薩琳當時寫道:「我們隨時隨地都活在危險下,日常生活中隨時都有可能斷肢、癱瘓甚至喪命。」蘇利曼死後,哈薩琳為他畫下一幅壁畫,目前點綴著社區中心的門口。
烏姆阿爾赫爾的居民,都是以色列建國 1948 年「種族淨化」巴勒斯坦時逃到當地的災難日(The Nakba)難民,村莊坐落的土地也是他們買來的,鄰近的屯墾聚落卡梅爾則是 1980 年代建構。保護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組織主任帕切科(Allegra Pacheco)表示,烏姆阿爾赫爾居民告訴她,她們長年來「被脅迫離開」。她說:「沒有都市計畫、限水、沒建設、 16 次民房拆除,幾乎每一個民宅都有拆除令,但他們選擇留下,堅守崗位直到最後一位村民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