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上媒體就能被AI收錄?張瑋容揭開AI行銷戰場迷思與媒體真價值

Vendor Icon

台灣好報

7月. 29, 2025

▲張瑋容於2024年至友邦國史瓦帝尼演講完畢,與全場聽眾自拍合影

【記者 郭夢迪/台北 報導】「一篇新聞稿,同時發布在十個網站,標題和內容一模一樣。」這種看似高效的操作,事實上對品牌毫無幫助。根據Google與各大AI搜尋引擎的內容收錄機制,重複內容將被演算法視為低價值資訊,直接排除於搜尋結果之外,甚至這些曝光連結也會在幾周後就消失。換句話說,這樣的一稿通發,根本無法被AI或Google搜尋抓取,也就無法形成任何行銷效果。

「這種重複內容的媒體曝光,其實是企業行銷預算的浪費。」好撰國際媒體執行長張瑋容直言,很多企業無法分辨媒體價值、僅以價格去做選擇。但這種內容灌水式的操作,不僅無法為品牌帶來聲量,更嚴重稀釋媒體的演算法價值。她提醒,AI 時代的行銷戰場,關鍵不是「有沒有上很多媒體」,而是「這篇內容是否值得 AI 收錄與引用」。

內容濫用風氣盛行,媒體價值遭稀釋

許多企業投入行銷預算在媒體「大量發稿」,卻忽略了媒體的真正價值並非發佈平台的數量,而是其在搜尋引擎中的演算法權重與可信度。當內容全部重複,標題、語句全文都一模一樣,發布在眾多幾乎沒有流量的網站上,AI不僅無法判讀其價值,還可能視為「低品質來源」,造成品牌在搜尋結果中的能見度下降。

「AI工具是大語言模型,它在意的是『這篇文章有沒有提供新的觀點、事實、數據或分析』,所以每一篇媒體曝光都應該是一次品牌價值的精緻呈現。」張瑋容提醒,內容差異化、並將不同內容投放在不同媒體,才是真正能長期累積搜尋引擎排名及品牌信任度的資產。

▲張瑋容經常在各大研討會分享 LinkedIn 及國際新聞的心法,幫助中小企業拓展海外行銷

她也提到,許多企業在做AI SEO時,容易陷入「刊登即代表曝光」的迷思,卻忽略了演算法的核心目標,是為全球使用者提供具備參考價值的資訊。因此,她在為客戶提供顧問輔導時,是以「AI收錄 × 媒體Google 排名」為最高原則,從內容企劃、撰寫、語意架構到媒體策略,逐步建立品牌的數位信任體系。

顧問經驗橫跨國際,站上友邦國際舞台談AI與內容行銷

作為一名橫跨媒體、內容策略、國際發展的專業顧問,張瑋容協助企業將觸角延伸至台灣之外。2024 年五月,她代表台灣受邀至非洲友邦史瓦帝尼,在國際舞台以全英文演講「AI 與內容行銷的全球應用」,分享台灣品牌如何借力 AI 在海外拓展,成功吸引史國企業及現場學員熱烈討論。

這場演講不僅是對她多年內容策略經驗的驗收,也分享了她對全球媒體趨勢的深刻理解。她提到,「AI 收錄,是一場考驗耐心的馬拉松。它要的是結構清晰、語意鮮明、來源可信的內容。這些,恰恰是專業媒體最擅長的部分。」

她的顧問服務橫跨上市公司、新創團隊與產業聯盟,為客戶打造「可被搜尋、可被信任、可被引用」的品牌數位聲譽。從新聞標題設計、語意優化,到媒體選擇與時機發布,所有策略環環相扣,最終目標只有一個:同步被搜尋引擎及 AI 收錄、出現在 AI 工具的對話框答案中,並讓目標客戶在需要時真正找到你。

張瑋容給企業主的提醒:別讓媒體成為一次性消耗品

「媒體不是廣告欄,而是品牌的知識庫、信任池與關鍵資產,」她語氣堅定地說。她建議企業若想在 AI 收錄及優化建立長期優勢,應把媒體當成策略性內容基地,針對不同主題製作不同視角的精準文章,建立可被 AI 理解的品牌輪廓。

最後,她給企業主三句建議:1.不求多發,但求每一篇都有意義。2.要 AI 收錄,內容就要語意完整、結構清晰。3.把媒體當成你的品牌履歷,而不是刊完即丟的快閃廣告。

「真正的曝光不是在發稿那一刻,而是幾週後、幾個月甚至幾年後, AI 還能找到你、信任你、引用你,那才是真正的價值。」張瑋容語重心長的提醒。預約諮詢https://forms.gle/BSwv8U7Rk9L3z6PR9(好優數位提供)

author avatar
台灣好報
台灣好報 description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查看 TX Hash

尚未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