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新羚能源科技發表「ForwardAI」 提供企業能源設施「全生命週期」之保障

Vendor Icon

台灣好報

7月. 29, 2025

▲新羚能源科技董事長藍蔚文(左1)出席遠見雜誌「虛擬電廠暨電網韌性高峰會」擔任講者。左2至左4依序為億鴻系統科技董事長張家豪、森耀能源董事長簡森垣及遠見雜誌社長楊瑪利。

【記者 郭夢迪/台北 報導】全球在能源轉型與淨零排放的過程中,電網穩定性與企業追求永續發展也面臨挑戰。專注於能源服務與以數據科學為核心競爭優勢的新羚能源科技,其創辦人兼董事長藍蔚文擔任遠見雜誌舉辦的「虛擬電廠暨電網韌性高峰會」講者,與研究電業能源的產、官、學界專家學者及產業代表一同探討台灣電業如何革新,為台灣打造更具競爭力的永續發展藍圖。

藍蔚文指出,隨著再生能源占比提升,電網需要更多的輔助服務或需量措施以確保穩定性,而表後光儲、淨儲能處於電網末端,且直接滿足需求端地要求,每個場域都可視為一個微電網並以虛擬電廠方式來達到即時調度的目標。然而,市場雖潛力可期,但也面臨政策滾動性調整、需求端負載不確定性與以及系統設備整合門檻高等挑戰,導致有建置需求或感興趣的企業信心不足,多數仍保持觀望態度,投資與發展仍有重重挑戰亟待克服。

為此,新羚能源科技自行研發出「ForwardAI能源管理系統(EMS),不僅是台灣首家深度應用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協助企業進行能源系統全生命週期能源轉型及投資規劃服務的廠商,「ForwardAI更是台灣首個通過TÜV德國萊因實測報告認證的人工智慧能源管理系統。

表後數位能源資產化 提升企業綠能投資效益

藍蔚文說明,新羚能源科技的規劃服務以「全生命週期模擬」為基礎,從案場初期設計、電池容量配置、充放電策略,到建置財務模型與實際運營的每小時模擬,皆以真實運作工況為基礎與衛星氣象數據建模,「以長期太陽能發電預測AI模型為例,計算全年8,760個小時逐時的發電量,準確率可以達99%。」

新羚能源科技能夠精準地計算每個小時的數據,讓電池真正地在模擬環境裡面以真實的工況跑20年,因此能知道電池在每個場域情景實際的衰減。「以這兩項要素作為財務模型的建置基礎,才具備可信度與可靠度。」加上AI強化學習優化控制策略、電池容量配置和營運模式規劃(Sizing),可以大幅提高投報率。企業可透過模擬結果,精確掌握每一度電在不同情境下的收益與成本,並據此進行儲能投資規劃。

▲新羚能源科技以「全生命週期模擬」為規劃核心,能詳細計算每小時數據並模擬實際工況,協助企業進行能源投資規劃。

藍蔚文進一步強調 : Sizing是一種基於用戶歷史負載特性與長期太陽能發電預測數據的系統化設計方法,其核心目標在於深度整合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技術,構建容量配置與運行策略的全局優化模型。該方法論旨在精準推算儲能系統的最優裝機容量,同步優化系統營運模式與充放電控制策略,以達成系統生命週期內投資報酬率最大化、能源效率提升及電網協同效益的精準平衡。「藉由新羚能源科技規劃的案場,業主與投資方會有把握都是值得投資的案場。」藍蔚文表示。

談及AI在電業如何應用,藍蔚文提到,海外市場如英國、美國加州、德州等電力自由化地區的發展其實已經相當成熟,但對台灣而言相對陌生,「我們扮演的角色,是把在海外已成熟的服務模式及營運經驗引進台灣,轉化為適用於台灣企業的在地化解決方案。」期盼新羚能源科技未來能夠持續結合AI、數據科學與全球經驗,協助台灣企業走向綠能轉型與能源數位資產化。(照片/好優數位提供)

author avatar
台灣好報
台灣好報 description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查看 TX Hash

尚未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