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朱福山
在家庭購屋決策中,女性角色的崛起已非新鮮議題,卻正持續改寫市場劇本。無論是從第一線看屋比較、資金分配、品牌評估,到最終拍板成交,女性已從參與者晉升為主導者。而這股力量,不只數據為證,也正在驅動產品設計、品牌定位與行銷語言的全面轉變。

觀察近年房市現象,女性購屋者的重視點已從「價格合理」進化為「生活品質總和」——安全性、便利性、健康管理、親子互動與身心平衡缺一不可,對空間的感知力與細節要求也相對更敏銳。品牌建商也順勢轉軌,紛紛將住宅從硬體建築轉向「生活提案」,更貼近日常的真實使用場景。
根據內政部地政司資料,2024年全台女性單獨持有土地人數達151.3萬人,5年內增加超過3.6萬人,其中台中市女性地主高達21.4萬人,為六都之最。聯徵中心也指出,女性近年平均授信額度突破千萬元大關,核貸成數與利率條件普遍優於男性,顯示其穩健的資產配置能力與付款實力,正為房市注入結構性變化。

她在意的,不只是漂亮:設計背後的功能邏輯
對現代女性來說,家的樣貌不只是一種風格展現,而是生活節奏的延伸場域。以即將登場的『洲際段新案』為例,品牌建商舜元建設選址14期洲際段娛樂核心地帶,主打區域首見千坪獨棟超高層住宅,並以「三球野奢宅」概念切入,結合籃球、羽球與高爾夫三大主題設施,打造逾350坪的動能場域,讓休閒、運動與社交在社區場景中自然發生。對於講求親子互動與健康生活的女性而言,這樣的規劃具高度吸引力。
除外部氛圍外,室內設計也顯露女性主導邏輯。案內規劃通行動線、採光與收納空間,在格局上也精準對應家庭客層常見的3至4房設定,配合清晰總價帶與坪數設計,迎合女性對安全感與功能性的雙重期待。
更細膩的是,其地下層特別設計第二門廳,並導入天井與綠植景觀,提升採光與社區氛圍;另設有具備私廚與包廂空間的會館與商務中心,提供生活美學與社交空間的延伸,讓女主人在家也能擁有私領域與半公開空間的平衡運用。

溫柔力量塑形空間,建商設計邏輯翻轉中
不只舜元建設嗅到女性市場的核心價值,其他品牌建商也各有佈局。
陸府建設的『織森』,即以安縵飯店為設計靈感,打造如度假村般的社區節奏,導入社區關係師、節氣料理與芳療空間,並設有瑜珈教室與親子活動場域,在硬體之外進一步營造日常陪伴感,讓女性在家庭與自我之間取得更多身心平衡。
而精銳建設推出的『Garden One』則透過錯層陽台與1400坪森林花園,搭配玻璃花房與私家湖泊,創造綠意與療癒交織的美感場景。特別的是,每戶皆配置可植栽陽台,讓使用者將空間延伸至自然中,成為靜心、種植、親子或社交的多功能平台,符合女性對環境與生活感的高度追求。

至於漢宇建設的『雲衍 SKY VISION』則從健康導向切入,設有全天候可開合溫水泳池,並配合空中露台與戶外廣場,無論晴雨皆可進行日常運動。其建築採光與通風條件亦經過細緻安排,強化整體居住舒適度與健康條件。

女性視角下的購屋實感:空間彈性與機能細節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現今家庭購屋結構中,女性已非傳統角色,而是整體流程的關鍵推手。從需求定義、品牌選擇、現場格局檢視,到預算評估與購屋決策,女性往往扮演導向者的角色,也使建商在產品設計上不得不更加貼近實際生活的實用面與感受面。
房市觀察家蝦爸則強調,女性購屋族群對空間的「彈性使用」與「細節設計」特別講究。舉凡全熱交換機預留孔位、樓板隔音、廚具防火等看似技術面的配備,實際上皆是女性在選屋時會重點檢視的內容。這些細節直接影響居住舒適與施工便利性,也成為品牌是否值得信賴的關鍵指標。

讓生活主角有更多話語權
女性購屋力量崛起,絕非只是市場行銷的包裝話術,而是一場真實正在發生的生活變革。當「住得好」不再只是硬體空間的堆疊,而是從日常習慣出發的生活解答,唯有真正聽見女性聲音的產品,才能在未來房市競爭中脫穎而出。
延伸閱讀:
經濟實力提升 台南買房女多於男
性別購屋占比愈趨平衡 北市女性房貸壓力居冠
6成購屋族年薪不到百萬 小資女向前衝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女性當家,房市新主角 從生活品味到空間主導權,建商品牌迎合「她世代」購屋需求進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