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結束為期三天對英國的國是訪問,與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於週四(7月10日)共同宣布多項突破性合作。這場被稱為「後脫歐時代最重大外交突破」的峰會,聚焦三大關鍵領域:強化移民管制措施、深化國防與核能合作,以及支援烏克蘭的長期計劃,象徵英法關係全面修復的重要里程碑。
移民協議:政治象徵與現實落差
雙方在聯合記者會上宣布試行「一進一出」(one in, one out)移民返還計劃。根據路透社獲得的協議文本,英國將把非法橫渡英吉利海峽的無證移民遣返法國,同時接收同等數量的經嚴格審查具英國親屬關係的合法庇護申請者。
施凱爾強調,這項具開創性的計劃將實現史上首次快速遣返,「向偷渡者傳遞明確訊息——英吉利海峽不是非法移民的通道」。然而官方評估報告顯示,該計劃初期每週僅能遣返約50人(全年約2,600人),相較2024年高達3.5萬人的偷渡總數,實際執行規模僅覆蓋7%案例。協議還需經過歐盟委員會及成員國為期數月的法律審查,法國政府強調「必須符合歐盟法律框架」。
馬克宏在閉門會議中直言英國脫歐「製造了移民管控的系統性障礙」,並呼籲英方正視「移民拉力因素」(migration pull factors),特別點名建築業和農業的非法用工問題。施凱爾回應稱,英國已啟動「史上最嚴厲」的跨部門聯合稽查行動,重點打擊偷渡者的就業誘因。
核武協調創歷史 歐洲自主防衛邁大步
在國防領域,路透社報導,兩國簽署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北伍德宣言》(Northwood Declaration),關鍵內容包括:
具體合作架構:
• 維持戰略自主:雙方保留獨立核決策權,但建立常設協調機制
• 武力展示:法國290枚海基/空射核彈頭(年投入56億歐元)與英國核武庫形成互補
• 技術現實:英國核力量「運作獨立」但仍依賴美國三叉戟導彈技術
• 戰略平衡:不取代美國在歐洲的核保護傘,但提供「歐洲備案」
施凱爾在軍事基地發表談話強調:「今日的協議向全世界宣告——任何對歐洲生存的威脅都將面臨英法同步且毀滅性的反擊。」軍事專家分析,此舉直接回應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期質疑北約第五條款的言論,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更指這是「歐洲防務自主的轉折點」。
烏克蘭支援計畫 預為停火布局
雙方同意成立「志願者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總部,首年設於巴黎,次年輪至倫敦。該聯盟將在俄烏停火後全面協助烏克蘭重整軍備,包括現代化陸軍、強化防空系統及維護海上安全。兩國更同步承諾增購「暴風影」(Storm Shadow)巡航導彈援烏,展現堅定支持。
深度分析:戰略布局與現實挑戰
移民協議雖具政治必要性,但面對極右翼「改革英國黨」(Reform UK)民調持續攀升,施凱爾政府仍需更大規模的解決方案。
核武合作直接反映歐洲對美國戰略承諾的深刻憂慮,可能加速歐盟防務自主進程。
烏克蘭議題顯示英法正為潛在停火預作部署,既要避免權力真空,亦須防範俄羅斯趁隙重整軍力。
馬克宏此次極盡隆重的國事訪問,包含皇家馬車遊行與溫莎城堡國宴等全套外交禮儀,象徵意義不言而喻。儘管雙方在歐盟戰略定位等根本議題上仍存在分歧,此次峰會無疑為後脫歐時代的英法關係確立了新座標。
未來關係發展將取決於三個關鍵因素:首先,移民協議能否順利通過歐盟法律審查程序;其次,英法核武技術協調能否取得實質性進展;最後,美國大選結果對跨大西洋關係的潛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