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白宮峰會鎖定關鍵礦產 美非共商供應鏈新局

Vendor Icon

台灣英文新聞

7月. 10, 2025

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 7 月 9 日在白宮會晤五位非洲國家領袖時表示,美國正全面調整對非政策,從傳統援助轉向經貿合作,並強調美國是比中國更理想的非洲合作夥伴。

川普表示,非洲蘊藏巨大的經濟潛力。美國正在從援助轉向貿易,從長遠來看,這種模式將更有效、更可持續,也更互惠。

戰略資源成焦點 美企受邀加碼投資

此次白宮小型峰會與會國包括富含戰略礦產的加彭、幾內亞比索、賴比瑞亞、茅利塔尼亞與塞內加爾,這些國家均擁有鐵礦、錳、黃金、鋰與鈷等電動車電池關鍵原料。川普表示,美國企業將優先獲得與非洲合作的機會,以改變中國在資源領域的主導地位。

加彭總統恩古瑪(Brice Clotaire Oligui Nguema)直言,「我們並不貧窮,我們擁有豐富資源,只是缺乏開發合作夥伴。若美國不加快投資步伐,其他國家企業就會取而代之。」

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當天宣布,將為加彭馬永巴(Mayumba)的巴尼奧鉀礦(Banio Potash Mine)項目提供開發資金。DFC投資主管科爾曼(Conor Coleman)指出,此項投資「既惠及當地社區,也能通過開拓新市場、強化貿易關係來促進美國經濟利益」。

外交姿態與個人魅力外交並進

值得注意的是,在場非洲領袖對川普多所恭維,更有人建議他應獲頒諾貝爾和平獎(Nobel Peace Prize)。賴比瑞亞總統波阿凱(Joseph Boakai)更直接引用川普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示好,川普則幽默稱讚波阿凱「英語比許多美國人還標準」,還詢問其學習經歷——對此,波阿凱笑稱:「我是在賴比瑞亞學的,我們的官方語言本來就是英文。」(註:賴比瑞亞由美國解放黑奴建立,英語為官方語言)

川普透露,他有意在任期內造訪非洲,強調「將進一步深化與非洲的友誼與合作」。但他以「時機未到」為由未透露具體訪非時間表。

爭議陰影未散 非洲仍抱觀望態度

儘管峰會氣氛友好,但川普的非洲政策仍備受爭議。他 2018 年曾被曝以「屎坑國家」(shithole)形容部分非洲與海地等國家,引發廣泛譴責。今年 5 月,他又在會晤南非總統拉瑪佛沙(Cyril Ramaphosa)時,提出「白人遭屠殺」等未經證實的指控,造成雙邊關係緊張。

此外,川普政府關閉了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並在 2025 財年大幅削減對非援助,全面推動「美國優先」策略。根據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研究,援助減少恐導致至 2030 年非洲地區新增 1,400 萬人死亡。

中美競爭加劇 美貿易政策受質疑

川普政府近期持續向全球貿易夥伴發出通知,確認 8 月 1 日起對非洲鋼鋁產品加徵關稅,並對金磚國家(BRICS)成員實施新一輪貿易限制措施。

非洲聯盟官員批評,美方一邊推廣貿易合作,一邊祭出高關稅與嚴格簽證限制,政策矛盾令人難以信服。美國非洲事務特使 Troy Fitrell 則回應稱,美國貿易政策「始終公平合理」。

author avatar
台灣英文新聞
台灣英文新聞 description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查看 TX Hash

尚未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