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英法領袖推進戰略自主 移民與核能合作受矚

Vendor Icon

台灣英文新聞

7月. 10, 2025

路透社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本週抵英展開為期三天的國是訪問,創下英國脫歐後歐洲領導人訪英的最高規格紀錄。此行不僅象徵英法關係回暖,更聚焦於國防自主、移民危機及能源合作等關鍵議題。馬克宏在英國議會演說時直言,英法應減少對美國與中國的「過度依賴」,並呼籲兩國強化合作以應對全球挑戰。

馬克宏:歐洲須降低對美中「雙重依賴」

在英國議會兩院聯席會議上,馬克宏強調,面對地緣政治動盪,英法必須帶頭推動歐洲戰略自主:

• 軍事領域:主張歐洲應減少對美國主導的北約(NATO)體系依賴,並提升自身防衛能力。

• 經濟科技:警告需「降低對美中的雙重風險」(de-risk),特別是在關鍵供應鏈與新興技術(如 AI、核能)上避免受制於人。

馬克宏的言論延續其長期主張的「歐洲戰略自主」路線,並獲得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的正面回應。雙方宣布多項合作:

1. 國防升級:增購「暴風影」巡航飛彈(Storm Shadow,現用於烏克蘭戰場),並首度明訂兩國核威懾力量可協調運作。

2. 能源合作:法國電力集團(EDF)將投資11億英鎊(約15億美元)於英國東部核電項目。

3. 文化外交:法國出借11世紀「巴約掛毯」(Bayeux Tapestry),這件描繪 1066 年諾曼征服的千年刺繡珍品,將在創作完成逾 900 年後首度赴英展出;英國則出借盎格魯-撒克遜(Anglo-Saxon)與維京時代(Viking Age)文物作為交換。

查爾斯國王更在國宴上將 1904 年的「英法協約」(Entente Cordiale)升級為「友好協約」(Entente Amicale),象徵兩國關係新篇章。

移民問題成焦點 施凱爾力推「一進一出」協議

路透社另一篇報導披露,儘管國防與能源合作進展順利,移民問題仍是雙方最大分歧。施凱爾希望藉此訪達成「一進一出」(one in, one out)難民交換協議:

• 英國遣返一名非法抵英的移民至法國,同時接收一名經法國審核的合資格庇護申請者。

• 法國要求英國同步打擊「移民拉力因素」(migration pull factors,如取締非法勞工市場)。

挑戰與阻力:

• 法國過去拒絕單邊協議,堅持英國應與歐盟整體協商。

• 2025 年上半年,乘小船偷渡英國的移民人數創新高,施凱爾民調落後右翼「改革英國黨」(Reform UK),壓力驟增。

唐寧街透露,雙方已同意探索「創新方案」,但具體協議能否在峰會後敲定仍存變數。

地緣政治意涵:歐洲的「第三條路」?

分析指出,馬克宏此行反映歐洲在美中競逐下的戰略調整:

1. 脫歐後英國的定位:施凱爾政府試圖透過雙邊合作(如與法國)維持對歐洲事務影響力,但無意重返歐盟。

2. 援烏長期化:英法籌組聯合部隊,預備在俄烏停火後繼續支援烏克蘭,顯示衝突未見終點。

3. 核合作擴張:兩國核威懾協調可能成為歐洲自主防衛的基礎,未來是否擴及歐盟值得觀察。

未來關鍵看點

1. 移民協議成敗:若達成,將是施凱爾的重大外交勝利;若破裂,英國可能轉向更強硬政策(如重啟盧安達遣送計劃)。

2. 美中反應:美國是否施壓英國維持緊密軍事合作?中國如何應對歐洲「去風險」策略?

3. 歐盟角色:法國會否將英法模式推廣至歐盟,推動更大程度的戰略自主?

此次訪問不僅是外交儀式,更預示歐洲地緣政治的新動向。在美中角力與區域衝突夾擊下,英法能否成為歐洲自主的「雙引擎」,將影響未來全球權力格局。

author avatar
台灣英文新聞
台灣英文新聞 description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

查看 TX Hash

尚未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