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時報 林照東/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為鼓勵中小企業研發創新、推動產業升級轉型,114年度「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地方型SBIR)即日起開放申請,至7月11日截止。凡設籍新竹縣的中小企業、工廠或商號,尤其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者,皆可提出申請,每案最高補助金額為新臺幣100萬元。
地方型SBIR是中央政策地方化落實的重要推動機制,已連續7年在新竹縣執行,協助在地企業克服研發資源不足的挑戰,並提升國內外市場競爭力。新竹縣政府表示,114年度計畫聚焦五大產業領域,包括「AI人工智慧」、「低碳循環」、「生物醫學」、「精緻農業」及「文創觀光」,期望透過引導創新方向、整合研發資源,強化中小企業核心能力。

縣府產業發展處指出,過去六年計畫成效斐然,累計補助近180家企業進行研發,促成近5億元的營收成長、9,000萬元的研發投入及2.5億元的後續投資,並創造超過160個就業機會。這些成果不僅提升了企業營運效益,也為新竹縣打造具創新動能的產業生態系打下良好基礎。
今年度的地方型SBIR計畫全面導入線上申請機制,簡化流程提升效率。同時,縣府也邀請執行單位中國生產力中心於5月29日及6月6日舉辦兩場說明與輔導活動,分別為「計畫說明暨宣導會」及「計畫書撰寫與簡報技巧課程」,協助企業提升提案品質、強化簡報表現,以爭取更多補助機會。

對於有意申請的企業,可至新竹縣地方型SBIR計畫專屬網站(https://hchg-sbir.org/)查閱申請資格與相關資訊,亦可撥打服務專線0800-800-400分機236或243洽詢詳情。新竹縣政府呼籲有志創新發展的企業把握機會,透過地方型SBIR補助資源,轉型升級再創高峰。